蒙克代表作《呐喊》1.19亿美元成交 创拍卖纪录
享誉世界的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代表作《呐喊》当地时间2日晚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以1.19亿美元成交,并创下了世界艺术品拍卖纪录。
蒙克完成于1895年的《呐喊》是世界艺术史上众所周知的杰作。画面通过奇特的人物造型、动荡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出现代社会的焦虑和人类的苦闷。
蒙克代表作《呐喊》曾估价8000万美元
此作一看就能辨,是少数长存于艺术历史、并深入各地民心之大作, 画作对于现世影响深遂,堪称比画作刚作毕时更见声势。 蒙克现备受爱戴,再加上明年是他诞生150周年,本幅即将上拍之《吶喊》相信会将尤为瞩目。对于藏家及博物馆而言,本拍卖实为近年搜集万中无一之巨作的良机。
1890年,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 新藏家不易做:艺术顾问Todd Levin专访 Pt.1
- 第七届柏林双年展项目介绍——“Battle of Berlin 1945”
- 第七届柏林双年展现场集锦
- 第七届柏林双年展:抗议的艺术
- 一季度经济触底有望反弹 画廊业何时复苏?
- 朝鲜发政治漫画为李明博设计死法
- 2012年度特纳奖获提名艺术家名单公布
- 第七届柏林双年展项目介绍——“Key of Return”
- 莱昂诺尔·安图内斯(Leonor Antunes)个展洛杉矶开幕
- 华盛顿新闻博物馆(Newseum)为新媒体开辟永久展示空间
- 乌尔斯·费舍尔(Urs Fischer)个展“Madame Fisscher”威尼斯开幕
- 瓦伦丁·卡伦(Valentin Carron)个展303画廊开幕
- 瑞士艺术家大卫·魏斯(David Weiss)去世 终年66岁
- 【Art-Ba-Ba】一周精选4月23日至4月28日
- 食品销售点 vs.机场雕塑
- 革命的残留物:画在巴塞罗那墙面上的涂鸦 Pt.3
- 亚特·祖米卓斯基(Artur Zmijewski):应用社会艺术 Pt.2
- 俄罗斯:本土画廊急需政府支持
- 意大利焚烧艺术品行动愈演愈烈
- 迈克尔·迪恩(Michael Dean)个展利兹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