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把影响力延伸到国际艺术领域
美国《纽约时报》4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把影响力延伸到国际艺术领域
中国获取世界地位的雄心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如今已把努力转向艺术博物馆。
在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市政府最近给当代艺术博物馆带来福音———实际上是对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扩建,这将令展馆面积达到210万平方英尺。上海美术馆负责人表示,当10月1日开馆时,它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跻身世界最大博物馆之列。唯恐被人超过,位于北京的中国美术馆正为新馆设计进行全球招标,计划在北京的新地标鸟巢附近建造一座面积几乎达140万平方英尺的新馆。
(中国的)博物馆建造热潮与民族自豪感有很大关联,一些中国艺术专家将其同19世纪末美国的博物馆扩张相提并论。作为“走出去请进来”文化战略的一部分,这股热潮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包括将中国现代艺术带到海外展览。
与此同时,宣传调子也从过去公然把中国文化作为政府宣传转变为更老到的手法。中国的私人博物馆,尤其是美术馆,正尽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较少依赖中央部门来批准什么作品能够赴海外展览。
吴冠中的54幅水墨画周二能在纽约展出,其背后就是上海美术馆与纽约亚洲协会的合作。纽约亚洲艺术博物馆主任招颖思说,两家博物馆共同承担费用,中方支付装帧、打包和运输等费用,这在美国财政紧缩的情况下是非常受欢迎的举动,“我没听说中国政府事先支付了这些费用,所以说这是中美艺术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去年,全中国建造了395座博物馆。不少新建博物馆都是历史博物馆,但未来几年会规划新建很多艺术博物馆。不过,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建明表示,建造更多更大的博物馆的急迫性可能来得太快。还没有足够多的受过良好培训的人员来收集藏品并监督教育项目,一些新博物馆也将无法收集到高水平的藏品。“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外表华丽的建筑”,陈说,“它是用来收集藏品的,需要很长时间来打造。”
- 海湾地区的艺术崛起 Pt.2
- 娜塔莉·捷克(Natalie Czech)个展纽约开幕
- 汉斯·哈克(Hans Haacke)个展“Castles in the Air”近日开幕
- 道格·阿提肯(Doug Aitken)
- 第七届柏林双年展即将开幕 当代政治艺术成焦点
- 挑战身心的经典行为艺术将在巴塞尔上演
- 香港佳士得2012春拍精品强势登陆北京 当代版块遇调整
- 泰特现代美术馆公布“Tanks”细节 将致力于现场艺术的展示
- 2012年Fierce艺术节项目介绍 Pt.6
- 西普里安(Ciprian Muresan)与斯特林·鲁比(Sterling Ruby)个展日内瓦开幕
- 伦敦Raven Row画廊推出关于纺织品的展览“The Stuff That Matters”
- 【Art-Ba-Ba】一周精选4月15日至4月22日
- 帕梅拉·罗森克朗茨(Pamela Rosenkranz)个展纽约开幕
- 2012年Fierce艺术节项目介绍 Pt.5
- 海湾地区的艺术崛起 Pt.1
- 美国男子穿高跟鞋游行反抗性暴力
- 艺术品查税风暴来临 市场前景不明
- “占领华尔街”运动将抗议Frieze纽约艺博会
- 2012年Fierce艺术节项目介绍 Pt.4
- 斯蒂芬·G·罗德斯(Stephen G. Rhodes)个展近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