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北京一号地艺术园区将建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

2009/1/5



一号地国际艺术园区内的画廊

  10月28日,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发布了将在北京一号地国际艺术园区建设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的消息。北京一号地是个新发展起来的艺术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良好的艺术生态气候和艺术业态分布格局。这座美术馆大约占地10000平米,共三层,外型酷似一艘航空母舰。主办方称: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载体,旨在展示、收藏、交流中外当代艺术作品和重大活动,兼承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使中国当代艺术走上多元创新、和谐、健康的发展轨道。

  缘起

  这样的口号喊出来,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国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倾力投入。实则不然。据了解,此次的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项目与今日美术馆、月亮河当代美术馆一样,也是由某房地产公司投资的,而这个房地产公司在建筑没有落成之前坚持低调行事,不向媒体公开自己的身份。那么他们为什么在金融危机之时抛出这个中国当代美术馆?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李军说法是为了加快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加强中外交流合作。但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对其公司发展和整体的战略方向非常有意义。

  当然,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当代艺术,展示空间等硬件的相对滞后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诞生的理由之一。随着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向美术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项目的建设将是对其的补充。同时,主办方也希望以此带动周围一系列空间的兴起,从而对中国当代艺术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已经完成概念设计开始进入功能设计阶段,预计2009年上半年施工建设,2010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概念设计

  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由朱锫担任主设计师,由吴桐担任助理设计师。整个概念设计的理念首先是符合当代艺术的各个类别,包括装置、雕塑、影像、行为对展示空间的要求。在整个建筑当中甚至铲车可以开进一二三层,这就给艺术家提供了很多可能性。里面还将设计很多活动的展墙(朱锫称之为魔术墙)藏在储藏空间里,一个开放的空间可以瞬间转化成很多小空间甚至是封闭的黑空间,魔术墙自身也可以伸出很多小灯,装置的展览空间瞬间就可以转化成绘画或者影像的展览空间。

  第二,一号地是处在大艺术区的范围,毗邻798、草场地、索家村、费家村等,所以另外的一个设计理念是与周围的文化环境相关,并与整个中国自身文化有关系。

  第三,为了协调美术馆与整个一号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美术馆的房顶是地面的抬升,像岩层或者地里长出的一个建筑。它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装置、雕塑,还有因其处在高速公路旁,应该有一种速度感。

  第四,它应该是一个场所化的建筑而不是一个纪念碑式建筑。艺术品并不一定在建筑的里面展示,也有可能在建筑的外面、屋顶上,甚至在行走的坡道上展示。

  第五,强化展览的交流性。设计师希望给观者一个视觉的互动。观众可以按照一种展览空间的流线设计,轻松的看完展览。

  设计师从艺术家的作品中受到一些启发,也从地表岩石中抽象出一种可能。朱锫说,当代艺术比较难在一个精确的美术馆里做展览,更适合在一个粗旷的空间里。所以,可以说朱锫设计的当代美术馆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它应该成为地表的一部分,成为与艺术家合作的一部分,这样就会带来一种运动感和张力感,就像中国当代艺术有爆发的各种可能性。

  经营

  主办方将北京的798和草场地艺术区对比纽约的切尔西艺术区,认为北京还需要一个统领这些零散艺术空间的当代美术馆,就像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一样,为优秀的当代艺术提供永久自由的展示空间和收藏空间。如果把798、草场地等艺术区比作海洋,他们希望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成为当代艺术海洋中的旗舰。那么,很多人要问的是打造当代艺术的“旗舰”,主办方做好准备了吗?

  包括首先硬件能不能够如期建成,投资方是否对其有正确的估量。其实此前很多人试水投资建设当代艺术机构都由于没有对投资和市场的预期做好估量被迫撤资。

  包括美术馆的经营,李军大体说要和国际学习,要建立自己的基金,要推出年轻的艺术家。这些还远远不够,美术馆的经营包含很多方面——学术上的经营、管理上的经营、资金来源上的经营。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经营是将来的美术馆团队要思考的。

  包括美术馆的文化,现代美术馆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个存放艺术品的地方,它更多的是具有一种文化推广性和建造性。当代的美术馆不仅是推广文化的,也是建造文化的地方。

  当然想做成中国真正的MOMA,需要具备的因素还有很多。应该说中国(一号地)当代美术馆的占地面积之大确实令人咋舌,但是要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真正的“旗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