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展出全新声音装置“We Shall Be All”
2010年特纳奖的获得者苏珊·菲利普斯(Susan Philipsz)从2011年2月26日到6月5日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上展示一个全新的委任声音装置“我们将是所有(We Shall Be All)”,与此同时展览的还会展示“国际歌(The Internationale)”。菲利普斯涉及行为动作的声音作品使历史、文学以及历史、文学所在地域的音乐产生共鸣。在其展览上,音响喇叭在中厅播放出“国际歌(The Internationale)”(1999年),“We Shall Be All”将在画廊的第四层展示。
对于她的无伴奏合唱录音,菲利普斯故意选择特别的音乐,用声音诠释,然后分离多个声音轨道以至于“参观者”在通过一个空间时能够体验不同的声音。菲利普斯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谈及她的作品“We Shall Be All”时表示到:“在城市现代主义建筑的背景下,我认为声音作为一种方式渗透到空间中,就像机器中的灵魂,并且声音把体验、感受转化成人类能够接受的表达形式。我同时认为声音还是一个表达人们个性与共性的方式。在公共场所体验一个单独的、无实体的声音对于一个可信的观众来说能够产生一种奇特的体验,就像在人群中能够感受到独立的个体一样。”
苏珊·菲利普斯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她最近获得2010年的特纳奖并且于2010年10月与总部设在伦敦的公共艺术机构Artangel开设了新的项目。她的作品被包含在2007年的明斯特引起国际广泛关注的项目(Skulptur-Projekte)中以及2008年的卡内基国际(Carnegie International)中。她最近还为在哥伦布的Wexner艺术中心、纽约的Creative Time以及西班牙Burgos的Silo Monastery创造单独项目。
- 年轻一代对博物馆的态度有所改变吗?
- 杰弗里(Geoffrey Farmer)作品展开幕
- 大卫·哈蒙斯(David Hammons)作品展L & M Arts开幕
- 关于“政治艺术家”——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的N次表白了!
- VIP Art Fair:作为一个全年运营的在线展销场再次启动
- 日本艺术博览会开幕 聚焦新晋艺术家
- Ernst Schering基金会艺术奖花落埃及艺术家Wael Shawky
- 班克斯(Banksy)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失之交臂
- “Investigations of a Dog”群展瑞典开幕
- 哈龙·米尔扎(Haroon Mirza)作品展伦敦开幕
- 查尔斯·阿特拉斯(Charles Atlas)影像作品展伦敦开幕
- 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策展:Never The Same River
- 光、声音 & 表演:Bring Your Own Beamer
- 眼见为实:专访特雷弗(Trevor Paglen)
- 第15届巴黎摄影展宣布将在大皇宫举行
- 47年的婚姻 46年零360天的收藏历程
- 5位英国最佳街头艺术家
- plan b(丹尼尔&索菲娅):the last hour
- 克莱尔·方丹(Claire Fontaine)“No Family Life”作品展
- Heimo Zobernig作品展“ohne Titel”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