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策展人姜节泓谈“今天再造”第一年度进程展

2015/7/1

展览现场.jpg

展览现场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都是变化和革命的一百年。城墙、牌楼、传统民居终究无力抵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土机,在城市建设的轰鸣声中纷纷倒塌;毛笔书写的抑扬顿挫被西方键盘一一敲碎;刺绣、染织、漆艺、剪纸等传统手工艺要么在民间文化的畏缩中消亡,要么在旅游业的膨胀中量产为小贩们的叫卖。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全球目睹了中国在东方疾速的崛起,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一种怪异的断层,“传统”变成了“历史”,甚至被捏造为一种劣质的假象。于是,在中国的知识界,出现了在对于“传统”的认知的种种饥渴和焦虑,其中,当代艺术又一次担当了先锋,通过视觉实践对此积极做出了多元的回应。


当代艺术与设计不同,本计划并不直接地通过作品来解决问题,而旨在建立更高的着眼点。不仅仅在艺术实践中简单地重新运用传统手工技艺,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民间传统在眼下日常中的边缘角色甚至缺席状态,呼唤断层另一端的文化遗赠,从文化脉络的继承上来展开独立的反思,从哲学意义上来警觉、揭示和关怀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今天再造”是一次研究性的策展计划,为期三年,每一年邀请当代艺术家和传统艺术传人展开对话,并以艺术实践的方式针对主题作出回应。在本计划中的“再造”并非凭空而“造”,首先必须扎根于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本源,出于传统而归于传统。通过对于本源的充分尊重和研究提出具有当代意义的批评态度,从而达成一种“再创造”。在2015年的计划中,梁绍基、史金淞和杨心广三位艺术家分别来回应皇家缂丝工艺和昆曲艺术。

王建江 缂丝作品 龙袍.jpg

王建江 缂丝作品 龙袍

缂丝是中国传统的经纬交织丝织品。画面的构成全部依赖纬线的变化,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法,织出的图案正反两面相同。由于工艺精密考究,耗时费工,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在本计划中展出的是缂丝工艺第六代传人王建江的作品——龙袍:一个在经纬的世界里编织出来的皇家尊严。

展览现场 梁绍基 《碑》

展览现场 梁绍基《孵》

展览现场 梁绍基 《虚托邦之链》

如果说经纬是织物的基本构架的话,那么梁绍基则回到织物的原始起点,或者说织物的基本单位。这个基本单位不由人为取自自然,而是春蚕吐丝,天作之合。按艺术家的话来说,他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则存在于“科学与艺术,生物学和生物社会学,编织和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的临界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材料本身,不是装置的形式,而是温情和坚忍——正如那些附着在冰冷的铁链上,在磐石上层层延绵的蚕丝——或所谓“以柔克刚”。这两种材质之间的对话是私密的,我们,包括艺术家本人都无法介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家在此只是做了一个局,邀请了这样的一场永恒的对话,也邀请了观看者们种种的猜测。一个阴柔的、轻盈的、抽象无形的和另一个是阳刚的、沉重的几何形体纠缠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或是一场两败具伤的僵局——像是一个悖论,一条本该拥有捆绑权柄的锁链却受缚于一团如雾如纱的迷梦之中,无力自拔;在它们之间,或是一场相濡以沫的爱情——让坚石也被包裹成一团团柔软情怀。

展览现场杨心广 《无题》

尽管时刻都沉浸在对传统的思考当中,杨心广一直极具意识地努力避免直接运用传统中的视觉符号,而更注重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性格在当代的再现和复活。他的策略首先就是“抽象化”,自然本身的抽象或是人为的、艺术的抽象在此得以左右逢源。 在为本计划的创作中,杨心广继续演绎着他意象中的“山林”——一个个由黑色钢筋所焊接起来的线状几何形体。在这一组创作中,艺术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中山水意象的“临摹”,而是批评性地思考这些山水意象中的皴法结构,如同传统缂丝工艺般的编织建造,一种既定的心手相应的秩序。而杨心广的故意“出错”,突然让这个秩序井然的世界断了经纬,破了形体,坏了规矩,乱了章法。而这些“错误”并没有叫原来的意象荒腔走板,相反,倒是带来了一个惊喜,或者说,一个新秩序。于是,我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以不同材质来交代的当代山水意象和人文情怀,而是那个意象和情怀的幻化的霎那。这个霎那被永远凝滞在这里,在过去和将来之间。如果说作品源自于对传统山水文化的追问和考究,那么在实践中,则是将原本二维的视觉表现转换为三维的过程。当作品被展示在一个被尽量削减了视觉差的白空间里的时候,恰恰由于作品的线状形式,这些装置又似乎可以神奇地回归到一种“平面”的形态,就像在一张白纸上凸起的黑色线条。只有当观者的视角随着步伐移动时,才能发现这些线条的“移动”。而这些“破笔”的山石,可以在我们的游走中继续它们的幻化。

展览现场昆曲道具.jpg

展览现场昆曲道具

本计划今年另一个传统艺术着眼点则是昆曲。发端于十四世纪中叶,昆曲源于昆山腔的民间清曲小唱。由文人雅士研磨把玩成了水磨腔,渐渐从大众走向了精英,从街头巷尾(非指定性公共空间)走向了舞台(指定性公共空间)。对于步入舞台的昆曲,它究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开始,还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舞台是日常的一种集萃吗?或是日常的一种假象,大概只有在这个假象中,我们的想象力才有滋长的空间。今天的“舞台”,对于昆曲传承艺术家沈昳丽而言,依然是一个“造梦的空间”,大概只有在这个空间里,才能造就另一个现实,一个随心所欲的现实。

展览现场 史金淞 《悬丝计》.jpg

展览现场 史金淞 《悬丝计》

史金淞的作品从来就饱含着一种力量,甚至暗藏着杀气。这种近乎暴力之美渐渐被凝固起来,当年的《华山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地板、楼梯、墙到天花,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面对所有这些被磨损变形的物件——这里的时间究竟经历了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出自于人、或出自于天?作品通过机械的打磨来“自然”地消耗物件的原本物理结构,或者说加速和视觉化了这种原本不可见的消耗,编造了一个关于时间的谎言。艺术家不断在强调一种“对日常(被)固化的抵抗”,或者说逃离被过去经典的吞噬。史金淞对于昆曲探究不在于其视觉表现,而在于其声乐的绵长演绎,重新来摆设一个在被不断消磨中的,动态的,似乎可以被无限拉长无限延展的奇异日常。在这个作品里,有消瘦了的桌椅,有含苞了的枝芽,有蜕变了的蔬果——为了回归到日常的一个舞台,叙述一个戏剧化的现实?或是编造一曲延绵悠长的传说。


在此呈现的,无论是传统艺术或是当代的实践,时间是核心,或者说对时间的态度是核心,与我们当下的发展速度不谋;在此交汇的,是艺术家和观众不同的想象力,反思传统文化中物质的和精神的遗赠,并还给自己一个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身体经验。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