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在这个会呼吸、出汗、发热和运动的展览中,穿透机械的表面,与自然共情

日期:2020/8/14 至 2020/8/14     地址:TANC
       
走入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核心筒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件24米长,正在“呼吸”,微微起伏着的大型装置作品。这是芬兰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Tommi Gr?nlund)和佩特里·尼苏南(Petteri Nisunen)为民生美术馆这一展厅量身定制的《流动的风景》。
 
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流动的风景》,2004/2020,由艺术家提供

北欧地区常见的风帆材料聚酯布固定在木板上,在内部静音风扇使其充气鼓起和定时关闭后塌缩的切换中,尺寸与形状缓慢变化,仿佛抽象的地形景观。“这件装置慢节奏的‘呼吸’容易让人进入思考体悟的沉浸状态,希望从繁忙都市赶来的观众能在步入美术馆后,通过这件装置调整气息和情绪。这种体验并非出逃,而是达到比日常生活更专注的状态,从而为享受这场展览做好准备。” 汤米和佩特里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的采访中说道。
 
艺术家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
策展人马楠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随物生心”是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在中国的首展。策展人马楠梳理了汤米和佩特里从1997年至今的艺术实践,涵盖他们运用丰富媒介创作的装置艺术、影像新媒体、摄影和丝网印等21组件作品。建筑师背景出身的他们擅长以建筑空间为出发点,通过极简且直观的机械装置,将磁力、热能、重力等自然和非物质现象,以声音、光线、运动的艺术形式从观众的日常感知中唤醒。
 
在疫情影响下,展览于5月30日开放预览时,因技术的挑战和艺术家仅能远程协助的客观局限,只展出了17件作品。两个月后,剩余四件的作品全部调试完成,8月1日正式向公众完整地呈现整场展览。
 

主题“随物生心”(Flow with Matter)来源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为《金花的秘密》一书所作之序,由策展人马楠和艺术家汤米与佩特里一同选定。策展人马楠说道,“在格伦德和尼苏南的作品中,世间万物是总能与我们的理性认知和感性感知形成共鸣的,具体实在的本质之物(matter),而非对象化的客体之物(object)。”汤米和佩特里希望通过这个标题提示观众跟随作品,去沉思和感知容易被看作“理所当然”的自然与周遭。
 
在展览的体验中,观众通过作品极简的表达去感知自然中无形的元素的存在、力量与运动。人们被邀请调用自己的多感官与逻辑分析能力,根据艺术家提供的多元线索,在作品前驻足并陷入沉思的内在世界。而从一件作品移动到另一件作品时,也会明显感知到空间的变化,因为空间的形状、光线和声响都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科学的,艺术的 
 在细致观察中把握物行规律 

《冰方》,2016

《冰方》是一件需要“特殊照料”的装置作品:不锈钢立方容器内装满了冷凝胶,夜间需冷藏,白天取出静置在基座上,美术馆展厅内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却的立方体吸附,在高度抛光的表面凝成水珠,金属的色泽与水珠的光感随陈列时间和观众给空间带来的温湿度变化而微妙改变。
 

《液压示图》,2009

另一件同样引导观众通过细微观察,用视觉分辨温度与湿度的作品《液压示图》由十二个独立单元的圆底烧瓶与不锈钢支架组成。每个烧瓶装有同等的少量蒸馏水,然而个中电阻线圈加热的温度不同,导致膨胀空气使水向上流入玻璃管的高度呈现各异,同时在温度的变化中上下起伏。难以预测的水位线变化和与周边单元的对比,吸引观众揣测这些不可触摸的烧瓶的温度。
《物质波》,2012

《物质波》,Art Basel,2012, ?Dept of Galerie Anhava Helsinki,视频来源于:Vimeo Gr?nlund-Nisunen 艺术家主页

万有引力与人类活动紧密关联却难以感知或易被忽略。在《物质波》作品中,上万个不锈钢小球在一个狭长电镀铝平面上,随基座来回缓慢的倾斜而前后滚动,在整个空间里制造出类似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重力对不锈钢小球的牵引带来其不断变化的运动模式,如潮汐因太阳和月亮的万有引力涨落。同时,“物质波”是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性的例子,其理论指出所有物质都表现出波动性。
《轨道》(2005/2018,前);《24小时》,(2005,后)

汤米和佩特里给自然定律巧妙之处以艺术的表现也体现在《轨道》这件作品中。一个直径为35厘米的不锈钢球,在圆形的不锈钢轨道上依靠重力和摩擦力而非推拉的外力实现永动。为理解其原理,观众驻足沉思,或蹲伏或站立。美术馆也特意在此装置边设置座位供人细细揣摩解密。
《平面》,2013/2020

同样无所不在的磁场与磁力在此次展览中,外化为颇受观众镜头喜爱的极简作品。在作品《平面》中,强力的钕磁铁通过钢丝悬挂在天花板上。而每个磁铁的垂直下方是另一个极性相反从而相吸的磁铁,该磁铁通过类似的导线连接到地板。因磁引力大于重力,上下的磁铁以约2厘米的间距处于面对面静止状态。分处同一高度的上下两组磁铁间,形成一个不可见的形而上的平面,其中隐含着诸多不可见的张力与势能。
《有序的失序》,2016/2020

悬挂于文献中心上方墙面的《有序的失序》也借助了磁引力。它容易被快速经过的观众遗漏,而一旦被注意到就会吸引观众停留许久。墙面上由球形钕磁铁组成网格,每个点上都有看似随机的0、1、2或3个球,以水平方式向外延伸,似乎只受着来自水平方向的引力影响而可以凌驾于重力之上。
《钢丝装置》,2001

展览中最需要保持观赏距离的《钢丝装置》,是由数以百计的钢丝在移动导轨间拉伸组成。它们形成五个独立移动的层,却给观众失去空间感的视错觉,进而让观众难以衡量自己与作品间的距离。汤米和佩特里在视错觉领域创作过不少作品,其所见并非真实。如策展人马楠所言,他们的作品“经由现象层面,直抵物的本质,揭露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结构与逻辑,催生出对世界的理性沉思。”

 观看、聆听、触摸… 
 多维度进入沉浸氛围 

策展人马楠将汤米和佩特里的作品归为沉浸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沉浸式包裹感,马楠所谓沉浸,乃是需观者调用视、听、触甚至灵性知觉,沉心浸渍于当下体验。汤米和佩特里也在采访中强调,“我们的创作一直关注多感官呈现,因为这也是我们生下来就习惯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每一种感官都会采集不同的信息和情绪。”
《混色器》,2016
《月食》,2007

在视觉层面,丰富的形状、色彩和运动贯穿于汤米和佩特里的作品。在暗环境展出的《混色器》,通过两个LED投影仪在中间方形玻璃片上呈现出无穷无尽的混色组合,在不断变化中使空间也布满多样的色泽。移步到隔壁展厅,则是无色的光影装置《月食》。悬挂于展厅中间的双面圆镜,在投影机前方徐徐转动,使墙面上投影的圆形光中间出现镜面带来的阴影。与此同时,旋转镜的反射也在空间内的四面墙上投射出另一个移动中的光斑。
《弹力场》,2012

《弹力场》,2012

在过去近三十在的创作历程中,声音是汤米和佩特里艺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汤米身兼电子音乐唱片制作人,创立了S?hk? Recordings(S?hk?芬兰语中即意为“电子”)厂牌。此次展出的《弹力场》和《高频装置》都以声音为冰冷的科技感外观赋予更多维的进入通道。无论是《弹力场》中螺线型电导管在使弹簧共振的同时带来的喀哒声,还是《高频装置》中高频驱动器通过两个抛物面反射镜在空间形成的脉冲,都让观众在细微的声音抓捕中,追寻音源,走近装置,细致观察。

《高频装置》,2020

《电磁装置》,1997

在二楼开阔的中厅空间,八块喷砂钢板悬挂在天花板上,地面上则暴露着看似随意摆放的电线。该作品《电磁装置》的声音由观众在空间的运动触发,通电的钢板产生节奏不一的共振。在问到布线时为何没有隐藏这些杂乱电线时,策展人马楠解释这是艺术家与策展团队有意为之。不同于将创作过程包装和高度压缩后呈现最完美状态的古典或现代艺术作品,包括汤米和佩特里在内的许多当代艺术家更注重将创作细节和工作原理展露给观众。
 
《气旋》,2014

同样带有观众互动意图的《气旋》作品,直接邀请观众从木盒中捡起钢珠放入一根长而弯曲的不锈钢管。钢珠随着管道螺旋下落,发出忽近忽远的共振回声,引人猜测其运动方位。在观众的判断还悬而未决时,钢珠已经到达出口,精准地落入被拾起前所处的木盒中,完成它的旅途。

 探索没有艺术家在场的展览空间 

疫情当下,紧锣密鼓的布展期间汤米和佩特里未能来到现场。所幸2019年末,汤米和佩特里已探访过美术馆,并与策展人马楠议定了展陈设计方案,不仅为定制的作品做好规划,同时也为空间每一个点位巧妙挑选了作品。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新址由工业建筑改造而成,不规则的空间、开阔的场域、自然的采光以及建筑遗留的工业痕迹对汤米和佩特里而言这比规矩的白盒子美术馆空间有更多灵活性和可能性。
 

《LED地平线》,2020

一楼狭长的走道两端不锈钢立柱间,汤米和佩特里拉起两列近25米长的铜焊丝。一千多余盏LED灯焊接于两列铜焊丝表面,以闪烁的星点灯光照亮这条在美术馆空间内常被忽略的长廊。这道《LED地平线》用金属和机械以及精妙的工艺勾起人们对自然中被城市遮挡的地平线的遐想。
《开盘磁带》,2005

过道转角是另一条狭长走廊,拦腰隔成两个三面的展示角落,其中《开盘磁带》的展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此处空间。16个旋转的铝制圆盘在独立的铝制框架内形成4X4的排列,由最底部的电动机操控圆盘的转动。这些录音带由汤米和佩特里从饰品市场搜集而来,模拟90年代的录音机去勾起儿时成长的记忆。装置前方的聚光灯将转盘的阴影投射到后方墙面,当圆盘的转动在某个时刻定住,就如“时间”定格形成一方记忆的角落。
 
在采访中汤米和佩特里说道,“在展陈的布置设计上,策展人给予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我们在选择空间布局时,光线条件和观众的动线是最重要的考量,同时因为装置的功能性要求,还需考虑空间的大小、天花板悬吊的条件、声音的互相干扰等因素。在最后我们也放弃了许多与展陈空间不相契合的作品。”
布展团队在搭建《流动的风景》
被问及远程落地的困难时,汤米和佩特里首先感谢了专业的策展与布展团队。为了实时调整装置的效果,除了邮件和微信的沟通外,团队专门在美术馆内部署了拍摄轨道,将现场全方位地在Zoom远程视频中展示给艺术家。策展人马楠和布展团队则感叹汤米和佩特里的建筑师和科学家的素养大大降低了沟通的成本。“这些装置作品的结构非常严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汤米和佩特里寄送过来的作品安装指南精细得如建筑工程图纸,非常有帮助。”而汤米和佩特里也解释道,这次疫情突发却仍能让展览安然落地,得益于在过往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他们已非常适应跨团队协作,而后来在艺术创作中与科学家合作研发新技术时,也经常面临突发情况,练就了迅速产出多份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
“随物心生”预展开幕式上,艺术家连线

汤米和佩特里在回复邮件采访时,说完疫情为此次展览带来的挑战后,特意用加粗的红字写道:“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当下,在千万个体和组织所经历的挑战面前,我们在展览中遇到的困难几乎微不足道。”这种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共情与体悟,让他们的作品在机械与金属的外壳下散发着有温度的光。此时,也许适合停下脚步,沉浸体悟自然万物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联。(采访/撰文 林朋远,编辑/童亚琦)
(文章来源于TANC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