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北京宋庄艺术村,我们需要怎样的艺术生态圈?

日期:2020/6/29 至 2020/6/29     地址:中国艺术现场
       

宋庄,是一个以"当代艺术"为共同标签,拥有共同的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以艺术家为主要聚集人群的艺术群落。

近期宋庄发生的几件事让宋庄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第一件事是宋庄艺术家摆摊儿11天后被城管赶了回去,据悉是"市里没有文件允许摆摊"。


宋庄美术馆馆长方力钧和宋客空间馆长戴珺先生

第二件事是宋庄打造"国际艺术区"的升级改造全面启动,很多艺术家都陆续接到了土地解约和房屋拆迁的通知。宋庄作为中国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曾经还被北京市列为首批文化创意园,这将近二十年来却风波不断,始终无法打造出一个成熟的艺术生态园区。这是因为宋庄自身存在着矛盾,比如产权关系问题、村民利益、政府期待与艺术家之间的诉求等等,如果这些矛盾不被解决,那宋庄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制约,甚至会陷入困境,最终成为历史。

小堡村腾退项目规划图

初来乍到的宋庄



宋庄的成因其实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的形成,并不是因为某人或某组织的谋划而成。是艺术家们自发的聚集在此地的结果,从1993年第一位艺术家进驻宋庄开始,直到2020年,已有27年的时间。而最早进入宋庄的艺术家大部分都有圆明园画家村的经历,虽然圆明园画家村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短短的大约五年时间,但它的影响直到今天还是很大的。事实上最早宋庄是作为被取缔的圆明园画家村的延续而登上历史舞台。


1993年到2000年,宋庄一直延续的是圆明园画家村的模式,只是艺术家在此地聚集性的创作作品,而这些人以美院毕业的学生为主,毕业后依旧想要自己画画,而他们的收入也仅来自父母的补助或是额外的零工,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画画,基本没有销售画作的商业意识。这个时期的宋庄还是被称作是画画的"理想胜地",虽然陆陆续续有艺术家进驻,但在2000年底也不足200位艺术家。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栗宪庭是参与并见证宋庄以及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主要人物,他曾讲到他来宋庄的原因。

著名批评家栗宪庭

栗宪庭:

为什么会去宋庄呢,因为1993年最早听说黄永玉老师去了那,正巧张惠平在那个村里教过书,他的一个学生当时就住在这个村子里面,了解到了情况,当地很穷,土地是沙土地,种地收入也不好,因为是北京周边的农村,年轻人愿意去城市,所以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空房子特别多。那时宋庄的房子因为没人住就等于白菜价,已经习惯了或者说喜欢上了圆明园那种创作环境的大伙儿一商量,直接买算了,于是方力钧、张惠平、岳敏君这几个人最早发起直接在宋庄买的房子,很便宜,一个院子一两万块钱。地方还比圆明园宽敞,圆明园那些人和其他一些朋友去方力钧那看过之后,就全搬过来了,95年我买完房子,又叫了一些朋友过来。


之后的宋庄一直稳步发展,截止到2005年宋庄已有400位左右的艺术家。2005-2011年,宋庄艺术村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扶植以及受惠于艺术市场高速发展的带动,不到七年的时间聚集艺术家便从400位增加到了4000位。2012年后宋庄的发展进入了变革期,而这种变革来源于上层领导对宋庄进一步的开发意图,在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后,宋庄的房价开始猛增,艺术家开始向四周房租较低的村落辐散式搬迁,中心区由各家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代替。截止目前,宋庄有22个艺术村落、100多家画廊、15家大型美术馆。

宋庄的焦虑


这些年来宋庄因艺术家买卖或租用村民房屋以及宋庄自身的土地规划等问题层出不穷,自2006年宋庄被确立为北京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来涉及宋庄的规划法案就有17案,侧重产业发展规划的就有 6案。各级政府基于自上而下的管控立场引导宋庄产业园区的开发,而这与宋庄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特征格格不入。

宋庄美术馆绘制宋庄艺术地图

早在 2009年,宋庄就因画家李玉兰买卖农民房而被一纸诉讼告上了法院,诉讼的起因则是政策出台"保护农民的宅基地",同时被解读为"小产权房买卖不受法律保护",于是农民纷纷解约,把一批画家告上了法庭。而当时引起争议的不仅仅是这一政策变相地鼓励了农民可以不遵守"契约",它还给宋庄的未来投下阴影,因为当时宋庄正在迈向国际化,将打造成一张国际文化名片,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园区。它的发展正是响应国家政策要将文化转变成经济这一战略,如果艺术家纷纷搬离宋庄,那么宋庄的核心竞争力就会丧失。正是在这样的利益考量下,宋庄镇政府出面平息了这一争端,最后是农民赔偿了几万元违约金给画家,李玉兰搬出农家院。其他的艺术家则是补偿给农民费用继续租用农民的院子。

第十一届宋庄艺术节

2013年年底宋庄再次爆发了"拆迁潮",这次宋庄环岛东北方向半径距离1000米的艺术东区建筑将被拆除,其中包括11月刚落成的宋庄艺术商业中心最南边的一栋楼,该楼造价8000万元、赏石苑小区以及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四栋收藏馆。12月初宋庄的艺术家和小堡村村民发生了抵制强拆的抗议行动,艺术家们纷纷拉起横幅,上面写着"艺术家工作室不是小产权房"等标语,但还是没能阻止被拆。

批评家栗宪庭和艺术家方力钧

2020年6月又开展了小堡企业腾退项目,宋庄打造"国际艺术区"的升级改造全面启动,初步规划形成"一轴三区"的国际化艺术区结构。对此,宋庄的很多艺术家都惊慌失措,不知何去何从。这对于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无疑是一种釜底抽薪。随着宋庄机制的转变,尤其是宋庄已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如今又再次出现了单方面的解约,如果一味的驱赶艺术家,盲目的拆迁,不久宋庄也会不复存在。

良好艺术生态圈的建立


宋庄长久以来在很多人眼中是艺术的殿堂、艺术家的栖息地,很多艺术家也是抱着对艺术本质的追求与理想而来到宋庄,但现今宋庄面临的市场化的冲击、产业型的限制,以及艺术家自我身份上的疑惑,都会让宋庄的发展陷入困顿,如今建立健全良好的艺术生态圈是当今重要的事情。就宋庄的当下境况,针对地区文化语境和当代艺术创作方面的保护,它的扶持目的要大于指导目的,帮助目的要大于规范目的。

方力钧作品

这边尝试性的提出几种保护模式,供大家探讨。

在规划方面对宋庄艺术群落这种生态系统和文化语境有了清晰的认识与体验,再来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开发性政策,这样就不会出现规划与开发方向、模式遭到地区群落主体人群的排斥的状况。这种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围绕地区生态结构的主体——艺术家来进行,让艺术家在更好的宋庄艺术群落中创作与生活,而不是把他们挤出艺术区,那么这样的群落发展自然是健康的。

岳敏君作品

其次是市场的规范,当代艺术家群体很脆弱,当代艺术本身也很稚嫩,但他们和其他艺术品门类一样,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艺术市场带来的种种市场化冲击。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尚不健全,诸多乱象和种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各艺术形式与艺术人群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规范市场都势在必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哪一天步入正轨,中国当代艺术就会在哪一天翻开新篇章。

刘炜作品

最后就是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认同与宣传,很多普通的当代艺术家,他们的生存模式与心理态度同样非常脆弱,在被生活环境问题困扰的同时,他们经历了很多心理上与思想上的波折,他们认为自己被排除在体制外,身份上长期不被认同,从事的艺术形式一直在主流形式下被边缘、妖魔化等等。但宋庄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空间,这也是艺术家能在宋庄得以安定的根本原因之一。最后在宣传上,只需一个公允的态度来对待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和艺术群落,真实地表现实际的生态现状。

夏小万作品

宋庄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也可能是最后的艺术村落,所以宋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艺术群脱落变为艺术区的状况正在全国各地上演,直到今年,宋庄很可能成为中国艺术群落的最后样本也都岌岌可危。对于宋庄艺术村的生态保护,无论对于中国艺术家生态研究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于中国艺术现场)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