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本周,上海有哪些好看的艺术展?

日期:2019/3/25 至 2019/3/25    
       
生长 (群展)


时间:03.21 - 06.30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

该展览将呈现在生命体、合成生物学与生态行动主义交叠领域内四位先驱艺术家的作品。
 
爱德华多·卡兹的作品《自然历史之迷——爱冬茄(Edunia)》(爱德华多+碧冬茄(Petunia))貌似平凡,却是对人类-植物异种培育结果首次盛开的见证。苏珊·安卡尔的近期作品《永生市(Immortal Cities)》汇集自然界的标本以及工业化的产物,使它们共居于无数个培养皿构建的城市景观之中。名为《护理与控制的容器(Vessel of Care and Control)》的作品是SymbioticaA的艺术家们又一次对技术工具论的抗争,唤起对生物孵化器作为一具护理/培植并掌控生命的精巧仪器的同时也是具备观念性与生命政治之仪器的激进解读。梁绍基的一组作品占据着与其他作品相邻的整个空间。这些作品蕴含着他长久以来对蚕虫生命周期的着迷,也是鲜活成长中之生命的印记。

护理与控制的容器:堆肥孵化器 4, 2016
组织培养和艺术计划
Oron Catts、Devon Ward、Ionat Zurr

永生市, 2018,装置, 其他
Suzanne Anker
 
自然历史之迷——爱冬茄, 2009
Eduardo Kac
 
听蚕/自然系列No.96, 行为, 其他, 可变尺寸,2006
梁绍基

陈福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时间:03.21 - 06.23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举办中国重要艺术家陈福善近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回顾展览。展览以艺术家不同创作时期(早年写实期、转型探索期、风格成熟期)为线索,展出其水彩、油画、喷绘、抽象、拼贴等百余件作品,为观众揭露他富于变化、不拘一格、自成一派的艺术创作。

无题, 绘画, 布面丙烯, 980x1300mm,1987
陈福善

本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的新动向,意味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视角拓展至香港地区,透过个案的梳理与研究,回看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不应被遗忘的组成部分与重要历程,为当下提供启示性的新思路。

《无题》(筲箕湾渔村), 绘画, 木板油画, 355x455mm,1952
陈福善

奥斯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和张恩利双个展


时间:3月22日至5月31日
上海chi K11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张恩利九年来在中国大陆的首次机构个展,也是穆里略在中国大陆的首度机构展。展览将呈现张恩利2007年以来持续创作的空间绘画系列、2010年在韩国光州双年展展出的住所系列,以及2018年在“艺术家驻留交换项目”中创造的《工作室》,作品复刻了旧时家中铺有红白格地砖的狭小画室。艺术家奥斯卡·穆里略将在美术馆内建起一个阶式剧场,剧场内,观者与布料雕塑共处一室。对于经常旅行的穆里略而言,飞机不仅是旅行方式,更是一个移动工作室,在由机舱定义的“非”地点内,艺术家反复观察航线、飞行动作与地缘因素,不断涂绘、标记、多层速写,创作出《飞行》系列。从移动工作室到阶型剧场,“空间”是张恩利与穆里略作品共同的主题。

Goshka Macuga:我曾为何物?


时间:3月22日至6月2日
上海Prada 荣宅
 
本次展览是一次万花筒之旅,发生在因技术过度发展而导致人类崩溃的“后人类世”时代。这次意外之旅的主人公是一个由 Macuga 设计、并由 A Lab 在日本制作的机器人,它背诵/排练着从众多重要演讲中摘录的独白,声称自己是人类演讲的存储库。在这个未来风格的场景中,人类视角已经不再重要,机器人成为 Prada 荣宅的唯一居住者,亦是住宅中的独立存在。“我曾为何物?”这个关键而又戏剧化的问题,来源于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818年所著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科学怪人的独白,作为机器人演讲的结束语,亦呼应了Macuga的霓虹作品和其新展览的主题。 

Silver Portrait of Dorian Gray, 装置, 绘画, velvet,wood, silver, 1965
Walter De Maria

沈莘个展——使饱和


时间:03.22 - 05.05
没顶画廊 (中国上海市)

这是艺术家在画廊的首次个展,呈现其最新的 录像作品《温暖期》和《精神流通》。沈莘的艺术实践涉及电影、视频装置和行为艺术。在其呈现的视觉图景里,艺术家坚持危机与舒适并存的承诺,个体和群体以单元的形式在不同场域出现,且作为指代对象存在于复杂的社会政治系统中。为抵制形成另一个可被压迫的权力结构的可能性,作品中的主人公被赋予了按照自己的意愿叙述、说话和行动的权力,保持了不一致、中断和暂停的完整性。她的作品不妥协地构造了一个产生抽象包容和异化的过程,形成了一种他者对所用图像表征作出反射的途径。

挽歌——有关怀旧的五种欲望机制


时间:03.22 - 05.19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中国上海市)

由韩馨逸策划的群展“挽歌:有关怀旧的五种欲望机制”,参展艺术家包括陈呈毓、冯山、胡伟、廖逸君和闫欣悦。“挽歌”的目的不是撩拨悲观情绪,而是观察及回应当下怀旧热潮的兴起及其缘由。策展人选取摄影、绘画、影像、雕塑、装置、档案等媒介,构造一个多重时间线索并存的展览空间。
 
叛逆者诗歌


时间:03.22 - 05.11
Vanguard 画廊 (中国 上海市)
 
宋元元与格雷沙姆?塔皮瓦?尼奥德双人展“叛逆者诗歌”。格雷沙姆?塔皮瓦?尼奥德在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Harare)的贫民窟麦拜尔(Mbare)里长大。这一特殊的经历与身份使得他在绘画中一直抗拒国家给他们这些麦拜尔(Mbare)人定义的身份。他的创作从贫民区的不安分中汲取能量和灵感,画面徘徊在具象、抽象与幻象之间。
 

宋元元的绘画看似描绘了平常的环境与物品,但所有环境与物在画面中以一种极其不安静的方式被放置着。驻足画前,仿佛总有种被某双邪恶的眼睛窥视之感,且是深入灵魂深处的略有一丝幸灾乐祸的窥视,令人不由得想逃遁起来再做自我审视。

索尔·勒维特——墙绘 (个展) 


墙绘 #608, 绘画, 1989,Sol LeWitt

时间:03.22 - 05.25
贝浩登(上海)
 
此次展览从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艺术生涯巅峰时期不同系列中精选出近20幅作品,汇聚了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墙绘。而勒维特艺术实践所独具的“公共性”也促成了作品与中国公众的对话。一批由中国年轻人和艺术家基金会画师组成的布展团队将在勒维特长期工作伙伴约翰·霍根(John Hogan)的带领下,按照艺术家多年前就已做出的指令,在画廊的展厅墙壁上执行完成他的“观念”。每个年轻人在他们布展用的橡胶手套上都写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同样也会出现在展览的致谢名单中,成为索尔·勒维特“观念”的一部分。
 

墙绘 #583 N(系列:无系列作品), 绘画,1988
Sol LeWitt

建立中(群展)


时间:3月23日至8月24日
油罐艺术中心

群展《建立中》将围绕“未完成”的概念,带来丁乙、何翔宇、胡晓媛、贾蔼力、刘韡、刘小东等10余位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非典型作品”;Adrian Villar Rojas个展则将展示这位阿根廷雕塑家的宇宙梦境;另外在5号罐将开启日本艺术组合teamLab上海首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托比亚斯·雷贝格:
如果你的眼睛不用来看,就会用来哭


时间:3月23日至5月26日
上海外滩美术馆
 
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多重维度的创作将雕塑的可能性延伸至设计、建筑、观念艺术等诸多领域。此次展览将特别展示艺术家为上海外滩美术馆量身定做的数件全新委托作品和大型场域装置。通过创造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物件和环境,雷贝格持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社会干预形式,探索我们如何与空间互动并感知日常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不知名的艺术家们,无题,
装置, 印刷品,丙烯颜料,添加白色,U盘;塑料箔上数码打印,书, 可变尺寸
2016
Tobias Rehberger

重蹈现实——来自王兵的影像收藏


时间:3月23日-6月16日
OCAT上海馆

OCAT上海馆将首次集中展示当代艺术收藏家王兵所关注的“后奥运时代”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的重要收藏,映射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现代化物质生产与文化信息生产、传播之间的辩证关系。

夸尤拉个展——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


时间:3月23日-6月2日
昊美术馆
 
本次展览是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Quayola)的首次中国大型个展。展览对过去进行了重新想象,并通过机器的视角再次发现自然。这种对过去的重游,完全排除了人类的主观视角,透过客观的机器之眼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展现非对称之美。

地层#1,高清视频, 2014, 天顶投影、双声道, 760 x 430 cm
图片致谢艺术家

遗存,系列喷墨多联画屏, 2018, 360 × 140 cm /每屏
图片致谢艺术家

杨圆圆个展——大连幻景


时间:03.23 - 05.05
艾可画廊(西岸) (中国上海市)
 
本次展览以大连近代史为背景,通过摄影、装置、影像与声音多个媒介勾勒了一场以城市为舞台背景的“七幕剧”。来自不同时代的角色穿行在港口、楼梯、广场、旅舍、街道与剧场等空间中。在大连幻景的世界里,时空与国别的边界变得模糊,观者仿佛游走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平行世界,在多个异乡人如梦幻泡影般的独白中,隐隐回荡着一个跨越百年的无解疑问——“何为故乡?”。
 
圆形蒙太奇, 摄影,2018
杨圆圆

醍醐——张平个展


时间:03.24 - 04.18
Liang Project Co Space (中国 上海市)

张平的醍醐系列作品充满张力,一如既往的朴素感性,她的女性特质是鲜明的,细腻情感和理性思维的交集,她选择鹈鹕的肖像表达,试图在心的世界和物的世界找到某种关联。以鹈鹕说醍醐是她对自我的明了剖析,是她对每一刻当下的感受,是随着时间、空间、经历变化而变化,她的作品也是在这不断的
(文章来源于艺术商业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