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视频
艺术家频道 - 岛

景不徙

记者:     摄影师:喵     日期:2012.02.12

本次展览由十九位青年艺术家的绘画、装置和雕塑作品构成。这些年轻的艺术家现在大多以职业艺术家的身份生活,他们都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着大陆美术学院的教育背景。
由于参展艺术家数量对展览场地的限制,现场展出的都是艺术家小尺寸的作品,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做了不使艺术品之间相互冲突而破坏群展意义的布展工作。如在进门左手边的一间小屋子里,陈列着侯雯的三件雕塑作品和孟阳阳的画作《想起你的脸庞》,这为这四件艺术品所共有的回忆特质留下了一处私密的空间;隔壁,刘雯的《社会主义鳄鱼》与王瑞琳的《马-戏(二)》相似的嘲讽意味使它们相得益彰——没有前几代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历史包袱,一部分青年艺术家将目光对准自身的生活感受,表现个人的记忆痕迹,如钟锦沛《愉悦后的安静》、翟倞《一个路边少年的十秒》,刚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不具备“集体”观念,现在他们常常进行与现实关联性小的私密表述,内容趋向个人的情感、想象。这是举办景不徙的意义所在——呈现青年艺术家们的一种创作情况和心理状态,集体留痕,当然这只是青年艺术家的一种。

前言

墨子在《墨子·经下》里讨论光影的关系说:“景不徙,说在改为。”也就是说,“影子不移,是所谓没改变的结果”。胡适也曾就此写过三首诗,探讨景之不徙:“飞鸟过江来,投影在江水。鸟逝水长流,此影何尝徙?”在一处空间里,不断的有人和活动的留影,留影处处在改换,后影已非前影,前影看似不见了,其实仍在原处,从不曾改变过。这正是:“为他起一念,十年终不改。有召即重来,若亡而实在。”正如李敖所言:“智者达者从不伤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只要你不以亡而亡,一切若亡的,都凌虚而实在。”

三潴画廊2012年首次展览《景不徙》邀请了十几位青年艺术家参展,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以自身的成长经历见证了这三十年多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少年时期,对于过往的历史和经历,大多只能从父辈的口述和文本记载中获得。在这样一个人为的文化真空环境中,当他们逐渐走向而立之年,儿时的模糊记忆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更加具有文化自信心的这群年轻艺术家们,开始回过头来反思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体验,安静地进行一种文化反刍和冥想。他们中的有些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和当代文化断层中,努力在更加复杂的现实背景中寻找文化变异后的历史线索;还有一些艺术家在艺术表现语言上,也逐渐回归艺术形式本身的研究,然而正如“海棠花玻璃”那样,在越来越纯粹的形式中留下了曾经生活过的温度。

其他视频
换一换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