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有预谋的无意义——王蓬个展

主办单位:站台中国
日期:2005/10/15 至 2005/11/6     地址:北京朝阳区草场地319-1
策展人:卢迎华
       
王蓬是一位出生于 60 年代初的艺术家,和他同时代的大部分艺术家一样,他见证和历经了中国当代艺术从无到有、从地下到地上、从墙外到墙里、从寂寞到热闹、从前卫到时髦、从贫穷到富有的转变。而他个人也经过了从山东老家考上中央美院附中,到就读中央美院,到毕业后执教于中央美院,到 90 年代中移居美国,到 2000 年回国并定居北京这样一个带有特定普遍性的轨迹。他的艺术创作也经历着从依赖画笔到放下画笔而采用其他媒介这样一个同样带有特定普遍性的发展和演变。 20 多年来,王蓬一直坚持他的装置、行为、摄影和带有技术含量的艺术等方面的创作,形式多样,作品多以观念性和简练的视觉语言见长。国内大环境的变迁和冲击,国内外生活工作体验的差异,艺术家本人身份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个人对作品的思考和对艺术形式的探索,都在王蓬不同时期的创作中有所体现。 
 
作为早期中国前卫艺术的干将之一,王蓬在 1993 年创作了观念性很强的作品“墙”,这是一件针对当时文化政治氛围紧张的一次直接的对质。他在即将举行他的展览的画廊门口不折不扣地砌了一堵砖墙,作为该展览的唯一作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展览的第二天,画廊的管理人员就要求把王蓬把本来计划展出三天的“墙”拆掉,因为“风声太紧”。这一无奈的结局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个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力量。
 
在此之后,王蓬的个展几次都以这种带有时间性、行为性、互动性和观念性的独立作品的形式出现,包括在国内外做过的几次 带有行为、事件性的 作品,例如在观众不知情的前提下把他们反锁在展厅里, 在北京故宫的筒子河的一个角亭中居住了三天,和牵引着棉线穿越城市等。在作品媒介上的研究和拓展也是王蓬艺术实践的一个主要部分。在美国生活期间,王蓬在作品媒介实验上的一大突破是开始以计算机技术为起点进行创作。他花了几年时间埋头钻研电脑,并创作出一些以电脑和技术为基础和媒介的多媒体作品。虽然作品背后包括了深刻的思考和复杂的制作过程,艺术家却往往力求以最简单和操作性较强的形式把结果呈现在观众面前。例如观众在另一个服务器的终端一旦点击王蓬设置的网页就会把其电脑桌面的图像传输到艺术家的电脑里。
 
王蓬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工作方向——摄影,延续了他对个人身份的确定和在艺术形式上的不断拓展和延伸。 崇尚“少”而“精”的他,也把这种言简意赅的风格渗透到创作之中。通过后期电脑制作或加强透视关系改变了正常拍摄的城市街景和人像的成像方式、 排比式的毛泽东雕塑照片,和此次展出的“切片”式的人体摄影,这些作品都是在对摄影这一平面语言进行实验和拓展的同时,其中部分作品对马恩列斯毛和天安门城楼等历史图像的借用体现出艺术家本人自然流露出的对跌荡起伏的公共革命记忆的无法割舍,也在另一侧面反映了艺术家对政治身份和个人身份的敏感和困惑。 
 
题为 “遗传”和“身份” 的两组摄影装置作品是王蓬此次个展的主角。他拍摄了一系列任意人的全身和裸体的照片,并按一定比例垂直地截取出照片最中间的一片,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制作和展示。在 “遗传”中, 他把放大并“切割”后的一男一女裸体照各自镶嵌在一个长 7 米宽 9 厘米的底座之上,四周贴满白色的磁砖,摆放在展厅的中央,灯光从照片底部渗出,使人疑似一个无人过问的手术台。其他的 10 多余条男女全身的照片“切片”将被放置入细长玻璃灯管中,并悬挂在展厅四周的墙壁上,按一男一女的组合排列,像实验室中的标本一样被保存和展示。在王蓬的这一系列创作中,形式可以被理解为某种内容;作品也不是作为社会学、文化、道德或政治的简单图示。在艺术家的精心设计下,对艺术品本身的关注反而能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其中“现实主义”的问题和目标。王蓬采用了冒似“科学”的抽样调查和解剖分析的方法,企图通过具有特殊性和标本意义的个体片段来研究和反映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讨论个体身份和意义的目的。而在我们共同面对的这个 “ 粗糙的”、“嘶哑的”和“优柔寡断”的公共声音中,王蓬所建立出的这个静态式的、带有洁癖的、静谧的实验空间的张力将能向何处蔓延呢?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