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着手成春”:手艺的归途与去向|「创意赋能未来」系列论坛回顾

日期:2023/2/1 至 2023/2/1     地址:TANC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香奈儿文化基金共同发起,延续香奈儿文化基金会支持与激励不同艺术领域的创新者的愿景和行动,“新文化制作人”项目意图激发中国当代手工艺和建筑领域的崭新理念和焕新实践。
项目第一季“手艺再兴”关注那些以当代实践、材料以及工艺来复兴传统手艺的创作者,于2022年11月4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两场展览《狂人之丘》和《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从不同切入点,对中国手艺在当下的境遇与再兴的可能进行了探讨,呈现了艺术家和手工艺研究者们如何在实践中试图重建“手”与“艺”、“手艺”与个体精神和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
《手艺再兴》同名纪录片,由电影导演、视觉艺术家杨圆圆拍摄
藉展览进行之际,《艺术新闻/中文版》以“着手成春:手艺的存续与活化”为题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创意赋能未来”系列论坛特别专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工艺美术史论和设计研究者杭间、工艺策展人顾青、艺术家王克震、视觉艺术家及电影导演杨圆圆作为论坛嘉宾,就蕴含于手工艺中的哲思、传统手工艺转向当代手工艺的再思考、手工艺复兴与“还乡”的关系以及未来手工艺发展的可能性等几个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和研究经验。同时,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世界 ArtReview China》以及《LEAP艺术界》出版人曹丹担任了本次论坛的主持。

论坛现场,从左至右:主持人曹丹,嘉宾杭间、顾青、王克震、杨圆圆


向左滑动,查看“手艺再兴”第一季展览“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及“狂人之丘”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工艺中的哲思:

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工艺与设计语言的转化


曹丹首先介绍了论坛题目中的“着手成春”出自为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自然》中“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将此作为论坛名,也是希望能够以手的创造为原点,从认知(理论研究)、表达(创作观念)、看见(影像记录、策展梳理)等多个维度,讨论手艺存在的价值。

“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展览现场

杭间老师策划的“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便对中国当下手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思想和美学价值在当下的再梳理。他表示:“(通过两届展览)主要反映了手工艺艺术家在今天的三种选择:一种是非遗传承人,就是将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学到最好,达到甚至超越古人的境界;第二种是偏重手工艺的美学和艺术性的追求,与艺术欣赏、工艺美术相关;第三种则是像王克震老师等一批年轻艺术家所做的和观念相关的实践,以技术和材料为平台,来传达某种观念。” 但在他看来,这三种状态都不是完整的,这其中有各种复杂的因素:手工艺逐渐成为了一种无用之用的、无形的文化精神财产,同时它又无法脱离民生生活的有用之用。

杭间,文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院美术馆群总馆长

就传统手工艺的价值来说,杭间认为它所触及的技术的最原始状态和对生活本质的回归,在我们今天,尤其是在这几年的经历之后,显得尤为重要。在策划“三重阶”展览时,杭间从汉代《古诗19首》中找到了这一名词,希望由这个展览名连接起我们与2000多年前的古人一种对人生和社会命运共通的更深刻认知。



在西方,手工艺的命运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消费主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反对浪潮而经历了数次变革。纵观西方和中国的手工艺发展路径,它在当下都已经不再仅限于一种简单的符号叠加或装饰性的物件,而是通过设计变得更符合当代社会的功能或审美需求。
顾青,策展人、民艺与传统文化传播者

一直关注工艺和设计、聚焦年轻一代手工艺从业者和设计师的顾青,便分享了她所进行的实践重点:试图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寻找工艺和设计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以四川邛崃的传统竹丝扣瓷和景德镇四大工艺之一的玲珑瓷为例,顾青认为:“工艺加设计最后可以变成一个美学价值的向外传输,这是两者间比较好的一种传播路径。同时,设计语言的介入,也为工匠带来了一些新的角度,变成了一种工艺革新。”
手的创造:

时间的显影及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论坛的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手”的劳作在手工艺者的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整个劳作过程所体现的时间性。曹丹说道:“在展览‘狂人之丘’的纪录片中,杨圆圆通过镜头近距离记录下了这些参展艺术家的手。无论他们是在手绘一根根线条、在老照片上做剪辑拼贴、在宣纸上穿孔或用锤子敲击金属。这些其实是艺术家的日常生活通过时间的显影,而看似重复的一个劳作,也让他们进入到一个物我相忘的境界。”

“狂人之丘”展览纪录片截图

对此,杨圆圆回应表示,自己既是纪录片导演同时也是艺术家,所以很多时候她也会可惜于展览发生后,大家只能看到一件件完成的作品,但无法了解到中间的过程。而对于这次拍摄“手艺再兴”项目的纪录片,她认为:“对于探讨手工艺话题的展览,让观众看到创作背后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拍摄王克震的创作时,看到他一锤一锤去敲击金属的时候,就感受到他所说的那种自己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进入了某种禅定的状态。另一位艺术家邵帆认为那样一笔笔勾勒兔子线条的过程,这一劳作的过程是创作的全部意义,结果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在展览“狂人之丘”现场,被展出作品的旁边会加入一个特别的设计,通过一个嵌在木板中的小屏幕,观众们可以看到杨圆圆所拍摄记录的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而这在她的眼中也体现了一种时间的多重性。
杨圆圆,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

王克震在手工艺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尤其是和当代艺术领域的关系,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他在担任南京艺术学院任教的同时,也持续进行着创作,其作品被英国、丹麦、荷兰等众多艺术机构收藏。主持人分别以海德格尔和挪威手工艺评论家、策展人Jorunn Veiteberg对手工艺的两种见解为引,向王克震提问手工艺所受到的固有偏见和制约,以及手工艺作品和当代艺术作品间的差别和关系。其中,海德格尔谈到:“在每一件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手的动作都贯穿着思的因素,手的每一举措皆于此因素中承载着自己,一切手的作品都根植于思“,即手的动作和观念是两者合一的。而Veiteberg则认为:“功能性物体必须受到功能的制约,所以意味着它将永远不能将自己升华为纯艺术所标榜的智识性产物的自由形式”。

王克震,艺术家,南京艺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专业主任、副教授

王克震则回应,当代艺术从杜尚发展至今,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反而成为了一种权利和阶层。相较之下,工艺美术家的身体劳作是非常诚实的。“我敲打的每一锤都留在了我的作品上,是我和作品之间一种生命的互换。就像我比较喜欢《列子》里面‘鸥鹭忘机’的故事,当你带有某种目的性做事情的时,往往就丢失了本意”,王克震说,“我在做创作时,大部分时候还是去诚实地面对自己。手工的造物是我们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一个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不希望艺术被分成那么多不同,这有悖于艺术的一种本质的东西。”
王克震,《骨器》,银,2017年

去国还乡:

在手工艺中回到原点,重新认识自我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话题不断升温发酵,到乡村去体验慢生活已然成为一种时髦。但这依旧无法动摇日渐消亡的乡村生活方式这一现实,而与之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也在逐渐消失。展览“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更多地便是在探讨中国传统手工艺在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将何去何从,它所承载的造物观念或精神遗产又如何能在当代生活和生产中被重新激活。



对于手工艺能为乡村发展带来怎样的支持,并能生长出什么样的面貌这一话题,杭间表示:“首先手工艺对乡建是能够为乡村带来一些收益的,当地政府部门也能拨款用于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但从根基上来说,手工艺对乡村振兴的真正作用十分有限。因为中国庞大的民众生活是按历史、现代的真实面貌去发展的。尽管关注手工艺的人在推动乡村复兴中做了很多工作,但实际上从整个中国的民众生活层面上看,影响依然有限。普通老百姓照样还是按照婚丧嫁娶的传统、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的目的去生活。”他着重中指出了“还乡”二字所赋予的手工艺的重要意义。“还乡”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命个体通过血缘延续和身体的延续,所聚集在一起的一种巨大力量,而手工艺则是这种生命延续的外在表征。对于整个乡村生活的延续和发展而言,“还乡”十分必要。

由顾青任策展人的碧山工销社开幕展“早春二月”展示现场

顾青认为手工艺是一种非常容易与在地村民或在地环境形成沟通,获得话语的一个载体。她从手工艺策展人的角度出发,乡村是一个发生现场,在大城市无法看到的一些原生态的工艺或许在乡村还有一些残留。尽管策展人、设计师、艺术家的介入对于乡村复兴事业而言作用非常有限,但顾青表示这种在地的观察对于自己的工作而言还是很有价值,能够让自己清晰认知到一个工作周期,并在实践中想到一些思路和方向,这也是为未来提供了一些方法。



而在王克震看来,乡村和艺术创作有一个最大的结合就是节奏上的统一,艺术家可以在乡村体验到相似的手作节奏。若是要探索手工艺的发展能真正为乡村带来什么,他以自己在云南鹤庆建造工作室的经验为例,并表示:“乡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什么风花雪月,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民生。现在所说的乡村空心化并不只是人不在了,真正的精神也失去了。”
玉扣纸制作工艺的拍摄现场

杨圆圆也分享了自己在拍摄纪录片时所被触动到的真实故事,展现了手工艺在乡村生活变革中的两种命运:策展人左靖在2014年出版的《黟县百工》一书中,记录了90项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但当时书中记录的很多老人如今已经去世,手工艺也就失传了。但在这本书中记录的玉扣纸造纸工艺,在宁化本地纪录片导演鬼叔中及其他人的努力下,开始不断有本地的创作者重新使用了这种工艺,使得玉扣纸以新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并获得了新生。
未来已来:

中国手工艺发展的挑战和未来


在当代社会,手工艺发展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与设计及艺术领域都有很多的关联和交流,也是我们社会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传统和现代、民族和世界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及融合,中国当代的手工艺也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复杂而多元的状态。



在论坛最后一部分,四位嘉宾分别从自己的工作出发,探讨了如何去回应这一时代特征,以及中国手工艺发展的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对此,杭间表示手工艺在当今整个全球化的流通里,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这是它的未来之一。同时,借用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在技术面前有一种天生的挑衅情结”,杭间认为当代手工艺艺术家所做的探索是对技术本质的思考,是连接传统和现代并从现代的角度去重新解构传统的一批人,而这种类型的探索是会对未来的具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作用的。
论坛现场

而顾青表示手工艺的未来是更多地要去传达一种共鸣,即便从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它依旧可以往当代艺术、日用之器、现代设计等多个角度去生发。将手工艺的不同可能性转移到当代生活的图景中,在顾青看来是其目前工作的重心。



结合自己在国外生活的经历,王克震谈到手工艺的未来在于从展示、交易、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活态,包括院校在工艺美术学上是否能做到与时俱进。此外,他也坚信手工艺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在工具理性的工业化文明生态下,依旧有执着于手作的“狂人”存在,这便是手工艺所保有的隽永的生命力。



杨圆圆则从影像工作者的角度切入,谈到尽管在全面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淡忘了手的作用或存在,但“在拍摄过程中,我听到有人说手是脑的外化,只要我们依旧是人,永远都会意识到手的重要性,要去激活手的运用。这对我们来说是有着重要的启发性的,它和我们的工作有着非常根本的一层关系。”
香奈儿高级手工坊中心,le19M大楼,法国巴黎
le19M大楼内部

随着论坛进入尾声,曹丹亦分享了自己2021年前往位于巴黎北部奥贝维埃(Aubervilliers),参观le19M大楼的经历。通体由近261个高度为25米的白色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型模块包裹着的le19M,由CHANEL委托法国知名建筑师鲁迪·里乔蒂(Rudi Ricciotti)设计,其线状的立面象征着匠人手中的纱线,致敬了古老的手工技艺与匠人,这是一处致力于时尚与工艺的新场所。在提到兴建le19M的思考时,CHANEL全球精品部总裁鲁诺?帕夫洛夫斯基(Bruno Pavlovsky)先生曾说:“我们希望手工坊相连通并近在咫尺,有效及时的创作沟通才能使得古老的手工艺长存。”
(文章来源于TANC)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