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潜入皮皮乐迪·里斯特的光影历险,解放潜意识里的图像预言

日期:2022/9/22 至 2022/9/22     地址:TANC
       
我的目标是欢迎所有到场的’来客’,这意味着,观众是演员,而我只是在为他们准备舞台。
来参观《潜入你眼帘——皮皮乐迪·里斯特》的大部分观众都没有意识到,远在贴上用作入场票的巨大的蓝绿眼球贴纸、步入大馆当代艺术馆的主展厅之前,这场展览早已开始。检阅广场地面上变换的投影、大馆前身的监狱外墙中挤在铁窗上向外张望的巨型人脸、购票处的彩色披肩拼接成的背景帷布、美术馆的彩色落地玻璃、甚至包括偶然飞进展览盘旋而不得出的鸽子......种种延伸至大馆的各个历史角落的创作,既是艺术家埋下的“彩蛋”,又是对于这场奇幻体验的预告。如同《不眠之夜》的沉浸式即兴歌剧一般,艺术家皮皮乐迪·里斯特与策展人Tobias Berger以出其不意地方式将艺术家从业以来的45件代表性绘画、影像、雕塑、装置作品编织成了非线性的、即兴戏剧般的冒险,等待着观众的互动与探索。

皮皮乐迪·里斯特(Pipilotti Rist,生于1962年,瑞士籍)被认为是继白南准之后极具影响力的影像及观念艺术家之一。她的创作通过反直觉而多变的视角、暧昧又充满冲突的图像、迷幻而流动的音乐,调动起观众的多重感官,用影像进行了多重转换,构建了自我与他者、人体与自然、外部环境和心理景观这三个主题之间的对话与连结。原名伊丽莎白的她以童话故事《长袜子皮皮》为灵感为自己重新命名,希望自己可以如童话故事主人翁般勇敢快乐地享受精彩的冒险,而这也如自我实现的预言一般,成为了皮皮乐迪的创作生涯的写照。

皮皮乐迪·里斯特,2012,摄影:Stefan Rohner
我在创作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工具都早已植入于我们的身体结构之中;人类就像可以行走的植物,而我们的身体则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可以如摄像机般记录下一切。
皮皮乐迪最广为人知的几件作品参考了当时的流行音乐,例如披头士的《幸福是一把温暖的枪》、克里斯·伊萨克的《诡异游戏》等。她借鉴了MTV与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的形式,使多媒体影像这一当代艺术媒介得以在主流视野中被进一步认可与普及。


《永远至上》,1997,《潜入你眼帘——皮皮乐迪·里思特》香港大馆展览现场,2022

早期她以女性裸体作为主体的系列影像作品曾引起巨大的争议,而皮皮乐迪则表明,她的创作意图更侧重于通过对物理的人体的聚焦、与大自然的映射与隐喻而关联“眼帘之后、肌肤之下、身体之内”的精神世界;而女性身体则本应就比男性身体更适合来代表通常、标准、默认的人体形象。站在性解放与自我赋权的当下,在2022年的香港重访这些作品,其中的主张依然成立并有效。作品《永远至上》中挥舞着花蕊砸向车窗的片段所展示出的优美与“常态化的暴力”间的冲突,亦被认为是启发了流行歌手碧昂丝在《Hold Up》的歌曲MV中挥舞棒球棒的设计。

我想将图像从框定的屏幕中解放出来,让它们自由地充满所有的空间,甚至将它们重新放置回我们的身体之中。
艺术家曾经将自己的影像比作女士手袋:“它可以装下所有的东西:绘画、技术、语言、音乐、低精度的图片、诗歌、骚动、死亡的预感、性和友好”。本次展览中,这些集合的影像被打乱、搅碎,并重新释放,充斥于整个观展空间之中。由此一来,整场展览并非创作者向观众的单向诉说,亦非预设好视角的解题式凝视,而是连续的雀跃与探索、沉浸与互动,从每个观众的自我出发,开拓各自不同的奇幻天地。

《幻彩巨膜》,2022,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为香港特别创作的《幻彩巨膜》,肌肤般半透明、凹凸不一的薄膜错落有致地悬浮着。艺术家截取过往的影像作品片段再次编辑,3D动画与现实景观摄像被放大成有机生物组织般的微观视图,又像是无垠宇宙中的浩渺星际,在空间中留下迷幻的投影。《公寓》大型装置作品将几百平的展厅直接转换为艺术家理想中的客厅空间,灯罩、餐桌、酒瓶、床铺、沙发、墙壁......能想象到的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成为影像流动的“屏幕”。观众被邀请在其中如同自己家一般落座,亦是从观看的角色转变为舞台之中的演员,成为了这件作品的关键部分。

《公寓》,2022,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的想象力就会自由驰骋。我想用同样的方式,为重新思考这一媒介本身的性质的影像创作来创造空间。我想要探索配置世界的新方法,包括外部世界和人的内部世界。

观展结束后数天甚至更久,很有可能《啜饮我的海洋》作品的背景音乐《诡异游戏》的旋律仍会令人时不时哼唱出声;《公寓》中投影到沙发与床褥上的影像也会盘旋于脑海,与现实的生活经验重叠。正如皮皮乐迪所希望的一般,艺术家用影像所构建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已悄悄地变成流动的碎片,转化为多重感官记忆,融于观者的潜意识之中,“潜入你眼帘”,留下漫长的投影。
《像素森林》,2016-2022年,垂挂LED灯装置,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皮皮乐迪·里斯特
(Pipilotti Rist)


Q=《艺术新闻/中文版》

A=皮皮乐迪·里斯特




观看的视角



《像素森林》,香港大馆展览现场,2022

Q: 展览的主题是 "潜入你眼帘"(Behind Your Eyelid),这是一个反直觉的视角。通常的观看过程是视线穿过眼睑,触及外部的图像。这个标题想表达什么,尤其是 "Behind "一词?

A:眼帘“之后”特指眼睛闭上后,眼帘内侧出现的的图像、形状与色彩。这些图像不仅来自梦中,也常从白日梦和潜意识中释放出来。“之后”一词也意味着,画面通过视网膜抵达大脑,一切产生图像的过程在“眼帘之后”。我们的大脑可能只从外界接收并处理了十分之一的周遭信息,而其中缺失的部分被我们的经验填补。

我相信所有人都有巨大的幻想世界,只是需要集中精力去察觉并观看它。文化工作者,包括音乐家、画家和电影制片人的任务是把这些看不见的图像具体化,以便我们能够交流我们内在的图像和感受。


《灵魂之光》彩窗装置前,一位小观众趴着透过地面的小孔观看《岩浆浴中无我》微型影像。

Q: 你的作品中有很多对人体肌肤、花卉等细节的放大特写,甚至如显微镜下的视角一般;也有很多非常规的尺幅。例如,作品《岩浆浴中无我》(Selbstlos im Lavabad)仅几厘米见方,镶嵌在地板中,很容易被忽略,而 《房间》(Das Zimmer)装置中的灯与沙发十分庞大。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A:特写镜头使所展示的东西变得有力。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摄像机不用扮演“偷窥狂老板”,从很远的的距离拍摄。另外,人类也是“无毛猴子”般的有机生物,皮肤在特写镜头下成为一种景观。有机的宏观世界是美妙的,也是被低估的,因为我们也害怕它。它在不断的变化中提醒着我们无常,又需要停顿和沉思。作为生命体,相比起保时捷,人类更接近于一朵花。

就《岩浆浴中无我》作品而言,我喜欢来访者弯下腰来,向在沸腾的地狱中渴望的小人致敬。在那一刻,相对于作品中的微型人物,就算是儿童观众都变得强大而有力。我希望营造这样的效果:观众想帮忙,作品中地狱岩浆的景象激起了他们的同情心,但这也赋予了观众权威,可以自行解读这样一个残酷的宗教主张,如在地狱中燃烧;同时又可以会心一笑。


《房间》(Das Zimmer),1994/2017,《潜入你眼帘——皮皮乐迪·里思特》香港大馆展览现场,2022

通过作品,我也可以确认什么样尺幅是相关的。例如,如果我们得到一个吻,主观上我们感受到在靠近的脸颊会放大到甚至6米。在作品《房间》中,我想展示的是,当我们在观看、消化媒体信息时,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反而好像缩小了一半。通过放大家具,相反的情况发生了,物理现实扩大了,而发光的4:3晶体管小电视却变得很小。

请注意,这个作品不仅仅涉及尺寸问题。就在二十年前,家人朋友会聚在一起看着这个方形的小盒子,就像一个世界的窗口,不得不讨论选择哪个频道;而今天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盒子”,这就产生了新的现象。


《幻彩巨膜》,2022,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Q: 在展览中,我注意到你对“薄膜”形式的兴趣:皮肤、有机组织、眼睑、屏幕、透明的外壳、投射的图像,以及作品 "像素森林"中的半透明灯球...在某种程度上,镜头也是一种“薄膜”。这个形式对你来说意味这什么?在创作上为什么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A:我对皮肤、作为物体和隐喻的膜非常感兴趣。膜通常将液体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并让一些液体通过。我们的皮肤当然是我们的原型,是我们与环境接触的敏感表面,但它也将我们与环境、与彼此分开。我想向“薄膜”这个概念致敬,并让它被更多人意识到。成像电子仪器本身也需要各种膜。电脑和手机的塑料屏幕也是一层膜,液晶在其背后,其RGB点被电脑信号以不同的强度发射,从而在一个整齐的像素区创造出图像的幻觉。被技术束缚的社会,目前正将所有的历史、所有的知识和可表现的欲望,压在这层有机物经过千百年转化成石油制成的塑料膜之下。

通过照亮这层膜,我还想提醒大家,图像穿过薄膜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物理过程,它还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在眼睑前、后的的成千上万个不同的世界里。



关于香港展览


《睡花粉》,2014,展出于大馆历史建筑中的原殖民时期监狱牢房之中。

Q: 你常根据不同的展览场所,因地制宜地创作不同的装置作品。及重新设计作品展示的方式。大馆的前身是殖民地时期的监狱,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其原本的布局。在这样的特殊场所展示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哪些部分是根据大馆的历史和空间特别构思的?

A:大馆的历史建筑群及艺术空间中充斥着看不见却能感受到的历史,是无可比拟的展览场所。与策展人Tobias Berger及整个团队一起,我们就装置和幕间的排列顺序工作了很长时间。像往常一样,我想依附于建筑、亲吻建筑,而不是对抗它。

确切地说,这些作品在主展馆赛马会艺方之外,我根据不同的位置来设计了不同的装置及展出方式。《慈悲之羊与聪明Yuji》迎接参观者并向儿童的想象力致敬,因为是儿童展示了如何通过生命的绽放潜入另一个世界。《水虎彩膏》,是在监狱操场的地面上的大型双通道投影:这件作品更像是一盏神奇的灯,在傍晚时分爱抚着来访者。我们有时也称它为 "色彩淋浴",当人们走入投影之中,皮肤表面也被投满图像、被赋予力量。当陌生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徘徊于这些装置附近时,会发生什么,对我而言有种莫名其妙的魅力。《灵魂之光》彩窗装饰是一个简单的干预,将大馆的一整层落地窗变换成了彩色玻璃。白天,你看到外面的世界被这些颜色染上了颜色,而夜晚它们将向外发出闪耀的色彩。


《啜饮我的海洋》,1996,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Q: 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许多你最知名的作品,如《永远至上》、《啜饮我的海洋》、《另一个身体 》等。对比当初创作这些作品之时与现在,你对于自己的创作的看法,哪些部分改变了,又有哪些方面一如既往保持不变?如果在创作之时,你有特定的想表达的主张,或想探索的实验,这些观点在现在是否还有效,你还在持续表达吗?

A:我作品中技术的含义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例如《岩浆浴中无我》于94年创作,那时微型显示器并不常见,但今天它们在每个人的口袋里。毫不意外,一些孩子认为它是触摸屏,我们不得不添加一个透明保护罩。但我也把装置比作音乐,你改变了乐器,但旋律保持不变。

我仍然对一般的话题感兴趣,如更自由的思考,质疑不必要的规则,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发明新的仪式,这比按陈旧的观念和建立在巧合上的规则而行事的工作量与需求更高。对我来说,重要的始终是将图像从规范的方形边框中解放出来,并尽量没有顾虑地实验技术及与机器的极限。

另外,类似《没什么逃过我这女子的眼底》中,探讨不受控制、没有自我驱动、被外界的需求牵着走的感受,对我而言是普遍、永恒的话题。感恩正向的事实,记住我们拥有的东西,而不是高估我们错过的东西,这是很大的力量。



观看与观念

Q: 主流将你的创作归类于女性主义艺术(维基百科页面现在仍是如此介绍)。早期的采访中,你提到希望你的艺术超越性别的概念,或者,"单纯地庆祝美丽本身,不夹带任何观点"。当下,MeToo取得如此大的阶段性进展,同时当代艺术与身份政治高度相关,你对这个话题的想法有什么变化?现在你又如何看待这种归类?

A:当然,我是政治问题的女权主义者,比如同工同酬,或者有更多的女性政治家。这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进展,例如,提到阿富汗,那里的女孩被难以置信地拒绝接受教育。但我们也生活在美好的时代,想象一下300年前还没有人权。今天大多数人同意,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当然,这需要做很多工作,找到共同点,尊重对方,并共同确定界限。

在我的作品中,我试图利用我作为女人所受到的羞辱,跳出来大声言说。一个像《永远至上》中的女性形象应该能代表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我们中的一半。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来改变这种想法,例如,当你听到 "摄像机预备"时,你联想到的形象会是一个女性专业人士。
《啜饮我的海洋》,1996,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Q: 你的很多作品都给观众一种朦胧、熟悉又亲密的感觉,唤起了观众的某种集体记忆或潜意识中的情绪。可以依据卡尔·荣格的理论描述为集体无意识。你是否熟悉或借鉴了这个理论?如何看待集体无意识在你的创作中的意义?

A:没错。重要的是将这种感觉抽丝剥茧,让大家意识到它。在人类个体、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之上,存在着更多的共性。虽然我们的大脑夸大了差异,我在多次跨文化展览的经历中能够反复确认,人类拥有普遍的内在意识原型。我承认我非常受集体无意识的理论驱动,例如,描述集体的潜意识的音乐与文学,人类如何通过进化发展而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祖先中有谁幸存下来、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影响等等相关的问题。虽然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不了解大脑这个神奇的机器,它的所有直觉和情感能力。

艺术是所有学科可以融合、尝试新的可能的地方,从科学、语言到舞蹈等。同时,它也能汇集我们的相似性,反应我们的身份。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潜入一个 "无用 "的世界,来探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情况下,去博物馆就好像去到了一个共有文化的“共用起居室”,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公寓》,2022,香港大馆展览现场

Q:从最早的单通道影像,类似MTV录像带的作品,到多通道、混合媒体与装置,(尤其是本次展览中的 "公寓"大型装置),在创作发展中, 你已经成功地"将图像从一个封闭的小屏幕(电视)解放到所有地方"。疫情以来,人们日常的经济生活被便携式屏幕和社交媒体的时间线淹没、被屏幕时间所吞噬。你认为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被解放了吗?屏幕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是否改变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如果是这样,它将如何影响你未来的艺术创作计划?

《水虎彩膏》室外装置作品,《潜入你眼帘——皮皮乐迪·里思特》香港大馆展览现场,2022

A:这又是一个好问题! 不幸的是,我也不知道这种现象如何发展。通过我们的展览,我正在做反向的尝试,创造物理身体相遇的世界。这有助于我调查这个现象,也希望帮助人们走出手机屏幕的捕获。每一个技术辅助都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尽管有所有的进步,真正的眼睛与视觉仍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奇迹。正如我所说的,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发明,关于技术与屏幕成像方方面面的范式仍然是不可逾越的。

我很高兴投影机的能耗持续下降。我只在必要时让它们变亮,争取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亮度。我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也不仅只在创作中,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把汽车的亮度调低,因为路灯已经因为它们而被调高了,等等。我们可以用更少的亮度来享受美好的生活。我很感谢每一个已经在努力的人。
(文章来源于 TANC)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